2025台北汽車綠動未來篇 ~綠能共享經濟正夯 環保教育從小做起~

為推廣本市汽車產業,臺北市商業處輔導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辦理「2025台北汽車綠動未來篇」,於114年5月28日邀請臺北市的學童近40位在圓山學童體適能區baby嘟嘟房體驗共享電動車,藉由體驗學習方式教導汽車知識、交通安全知識及共享經濟的環保概念等,協助學童從小認識「汽車」及產業知識,推動產業從小扎根,現場也透過藝人小刀協助推廣;另配合本府推動淨零減碳政策,於29日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舉辦汽車產業知識交流會,主題分別為「汽車的綠能未來」與「AI時代來臨,汽車產業的影響與契機」,討論汽車產業的綠能應用趨勢與AI時代的科技新未來,提供產業與民眾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發展。

臺北市商業處表示,本市汽車產業不僅有品牌新車、二手車、特色車等車輛產業,周邊相關產業也非常豐富多元,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發展,車子不但衍生出許多輔助功能,也變得更加舒適;為促進本市汽車產業發展,本處透過補助輔導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自主辦理活動,串聯汽車周邊產業,以有效整合資源,共同提升汽車及周邊產業的服務品質,期冀藉由活動吸引潛在消費客群,帶動整體產業鏈發展。

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表示,今(114)年延續去年學童體驗共享電動車之活動,提升孩童對於共享經濟與環保綠色產業的多元認識,更透過前5566成員彭小刀擔任活動大使,提升與孩子們互動的同時,也提升活動的知名度,並希望藉由公益的推廣提升社會大眾對汽車產業的認識,讓更多人能關注淨零減碳的議題,此次活動不僅落實推廣綠能理念,更建構了兒童教育的理念;另於明(29)日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辦理的「汽車產業知識交流講座」,也因應潮流的演進,以AI的來臨為其中主題,藉由講座串聯業者與民眾間的互動,讓民眾了解汽車產業的發展及未來,探討綠能應用的最新趨勢與變化方向,並促進綠色產業合作與創新,以共同促進汽車產業的發展。

相關活動請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連結) 粉絲團查詢,更多活動相關資訊歡迎至「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粉絲團(連結)查詢。

 

新聞聯絡人:

臺北市商業處 科      長 蔡惠真 02-27208889/1999轉6503

       媒體聯絡人 張定天 02-27208889/1999轉4563

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 理 事 長 林美玉 0918-899-699

             媒體聯絡人 鄭伃倢 0985-027-805

  • 江美玲副處長致詞
  • 學童體驗電動車
  • 李寶星榮譽理事長頒發感謝狀予財團法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林美娟董事
  • 現場來賓大合照
  • 現場來賓與學童大合照
Posted on

臺北市為今年1至4月六都中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低城市 蔣萬安:不以此自滿,仍應加強事前預防工作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8)日主持臺北市道路交通安全會報。交通局在會中報告指出,今(114)年1至4月,臺北市交通事故的整體死傷人數不僅較113年同期減少,也低於過去三年同期的平均值;臺北市更是六都中A1類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低的城市。蔣萬安在聽取報告後表示,這是市府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但臺北市不能因此自滿,未來仍須強化事前預防工作。

他指出,道安、公安、治安性質相近,做得好是應該的,但只要發生重大事件,過去所有努力恐將付諸流水。上週三峽發生的車輛暴衝、連環撞人事件,已在民眾心中留下陰影。臺北市府的態度是:盡人事、做對事,將各項工作落實在事故發生前。

交通局指出,臺北市在近來發生的高齡駕駛事故的部分,根據統計在近五年65歲以上以65歲為事故主因,即為第一當事人的件數在當年度的A1、A2事故總件數的比例2009年的9.58%到112年已經升高至12.79%,顯示臺北市高齡駕駛低,但當事人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針對近來肇事有高齡駕駛的部分,也涉及到無照駕駛情形,針對無照駕駛比照酒駕進行罰則的部分,交通局在3年前就向交通部溝通修法可能性,交通部目前也已經公開回應會著手研議修法,包含針對無照駕駛的罰則提高、比照酒駕累計罰則,同時也會有調控牌照及沒入車輛等配套措施,在繳回駕照部分,臺北市也會配合中央政策規劃方案進行研議。

蔣萬安另提及,中山區和松山區雖然今(114)年1至4月的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較過去三年同期平均少,但4月單月數據卻高於去年同期與三年平均,應特別留意兩區的執法及改善成效。同時,府外委員們在會中提到的大同區,交通事故整體死傷人數已經連續數月較前3年同期平均增加,應持續加強防治的作為。另外,4月份A1事故死亡多為機車騎士,交通局和警察局應該透過各種管道協助宣導,讓更多的機車族在上路時更加謹慎、小心,甚至必要時也可以選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蔣萬安在聽取關於交通局報告職業駕駛涉入交通事故的比例研究後表示,依目前資料,臺北市大客車、大貨車涉入交通事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若發生事故,造成傷亡的嚴重程度,都是非常高,舉例來講,臺北市在113年發生職業駕駛涉入A1事故,總共有23件,其中為第一當事人,且本身有肇事原因就有15件,占113年全年68件A1事故的比例達22%,這項工作還是要持續列管,交通局這邊應再做更細緻分析。

蔣萬安在聽取消防局「智慧化緊急醫療救護作為」報告後表示,也表達支持消防局、衛生局這項計畫,臺北市是全臺灣醫療院所密度最高的城市,救護車大多數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最近的急救醫院,他提醒消防局在救護車上裝設連線裝置時,要特別注意器材操作的便利性,並有清楚的SOP,才能發揮分秒必爭的效果。第二,有關府外委員們提到,交工處應研究對救護車綠燈放行的專用號誌,未來可以再加強怎麼樣讓路上其他駕駛清楚知道 救護車來自哪一個方向,讓救護車以最快的時間到達急救醫院,爭取救命的黃金時間。

  • 交通安全會報 2_0
  • 交通安全會報 1_0
  • 交通安全會報 3_0
Posted on

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素禎科長 02-2720-8889分機6341

                                                                    呂佩珊股長 02-2720-8889分機 6344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主題: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

【臺北報導】為推動融合教育與多元發展,臺北市教育局持續挹注資源支持特殊教育學生發展潛能,委託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辦理「特殊教育學生多元展才培育計畫」,以系統性方式發掘特殊教育學生潛能、培養專長技能,並積極鏈結藝文與社會資源,打造具備發展性與永續性的學習支持系統。本計畫以培訓專才、鏈結社會資源之方式建立藝術平台,讓特教學生激發創作潛能,展現特教學生天賦資優的一面。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16968/7a7930a1-f425-442c-9d79-623ee0e01625.jpg

學生實際培訓照片

 「臺北市特教學生多元展才培育計畫」自113學年度起推動,第一階段以文山特教為培育基地,規劃藝術、音樂與工藝等領域之教學模式,藉由導師推薦、觀察互動等多元方式,遴選具有藝術潛力與創作熱情的學生參與培訓,對象涵蓋在校生與畢業校友。第一階段有44位學員參加,美術領域已完成30位學員個別與團體培訓,教師依據學生能力與特質進行客製化教學,引導其開展個人創作風格;在音樂領域則已有14位學員接受打擊樂專訓,並多次受邀參與跨界演出與國際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在校生除進行每週2堂美術創作學習之外,並視需求安排個別課程,培養藝術興趣與表達能力;而對於畢業校友,學校則持續支持其在家延續創作,並視校友狀況評估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專業培訓課程,讓特教學生在原有課程架構之外,獲得更多發展優勢能力的支持與強化,不僅讓潛能得以被看見與實現,更進一步開拓其未來生涯的多元可能。

 在創作培訓的過程中,我們以學員生活中的興趣與喜好為起點,細緻觀察每位學員的起始能力與獨特特質。根據其需求,提供適切的媒材與創作方式,引導其自由探索與表達。最關鍵的是,在整個創作歷程中,給予充分的正向支持與鼓勵,使創作不僅是一種表達,更是一段被理解、被肯定的過程。

 為呈現屬於他們的藝術視角,文山特教學校與澍林藝術空間攜手辦理的《我的房間長出了畫——文特青年藝術家聯展》,展覽共展出王哲西、陳維得、郭禹彤、翁儁暐、曾于涵共計5位,18至26歲來自文山特教學校的青年藝術家作品,展現臺北市教育局特殊教育政策在藝術教育推展成果,獲得各界熱烈迴響。

 五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有別於學院體系的傳統訓練,從自身對世界的感知自然萌發,成為他們建構自我內在秩序的一種方式,展出作品風格各異,卻同樣真摯動人。陳維得的《洞》與《無題》系列,透過旋轉、疊加與拼貼等技法,描繪其情緒與內在流動的視覺軌跡,展現細膩情感;翁儁暐的作品《在去淡水的捷運上》系列,以捷運列車門的開闔與都市殘影為構圖,呈現其對城市節奏與自我存在的思索;王哲西則反覆描繪圖鑑中的青蛙,創造出冥想般的秩序與安定感,其作品《滿福蛙蛙》傳遞獨特的觀察視角;曾于涵的作品《溫柔的鯨魚》系列,筆下的鯨魚與飛鳥宛如夢境角色,在現實與想像中穿梭,畫面靜謐中蘊含張力;郭禹彤的《垃圾》系列作品,透過低明度色塊反映其對日常生活中混亂與資源問題的敏感觀察與反思。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臺北市特教學生多元展才培育計畫」未來將逐步擴展至本市其他特教學校,建立涵蓋美術、音樂、工藝、體育四大領域的系統性訓練架構,並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形成長期支持網絡,實踐「結合資源、導引適性發展」的核心理念。

 自即日起至114年5月31日(星期六)每日12:00-17:00,於澍林藝術空間(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3巷5號)展出,歡迎民眾運用周末假日到澍林藝術空間欣賞這些青年藝術家的創作。

 

  • 教育局新聞稿1140528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pdf
  • 學生實際培訓照片
  • 青年藝術家 曾于涵作品《溫柔的鯨魚》
  • 青年藝術家 陳維得《洞》系列作品
  • 青年藝術家 王哲西作品《滿福蛙蛙》
  • 青年藝術家 翁儁暐作品《在去淡水的捷運上》
  • 青年藝術家 郭禹彤作品《垃圾》
Posted on

女兒突換Line借錢 行員機「警」聯手阻詐38萬

  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警員張庭綱日前擔服勤務時,接獲轄內國泰世華銀行東湖分行行員報稱,有名女子欲臨櫃提領新臺幣38萬元,遂通知警方前往了解並關懷提問。

   警方到場後,該名陳姓女子表示欲匯款38萬元購買家具,惟行員發現受款帳戶異常,疑似遭到詐騙,經警方詢問陳婦近期是否有於通訊軟體LINE上加入陌生好友,其表示今早女兒以其他LINE帳號傳訊息稱需借款38萬元,因近期確實需購買家具,所以不疑有他而至銀行匯款,警方為確認陳女是否遇詐騙,立即接聽陳女手機確認對方身分,對方竟謊報資料隨後掛斷,陳女才驚覺遭到詐騙,放棄匯款,成功攔阻讓陳女免於金錢損失,陳女對於警方與行員的協助提醒深表感謝。

   內湖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聯手阻詐,114年迄今攔阻新臺幣3,700餘萬元,內湖分局呼籲,「猜猜我是誰」的詐騙手法,會佯裝親朋好友打電話裝熟,假藉剛換新門號,要求被害人變更通訊錄、重新加入LINE好友等,若遇到被害人質疑聲音怎麼跟平常不太一樣時,就用感冒、訊號不好等理由搪塞,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名義來電或傳LINE行騙,一定要提高警覺,很可能是詐騙集團設下的陷阱,民眾若有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諮詢。

  • 大湖派出所警員到場隨即查看對話紀錄確認是否為詐騙
  • 大湖派出所警員向陳婦解釋各類詐騙套路。
  • 大湖派出所警員張庭綱。
Posted on

鄭聰江先生捐贈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消防警備車

鄭聰江先生於114年5月28日捐贈消防警備車1輛(含底盤瞄子5組)予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使用,捐贈儀式在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舉行,並由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許志敏副局長代表接受捐贈。

消防局表示鄭聰江先生熱心公益同時也是慈恩園生命紀念館董事長及台北市大稻江獅子會前榮譽副總監,秉持著獅子會的最高理念「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精神,並以提倡社會福利為宗旨,此次特地捐贈消防警備車1輛(含底盤瞄子5組)提供消防局使用,造福社會大眾,許副局長特別代表市民表達衷心的感謝。

本次捐贈消防警備車除平時可供執行消防安全檢查、防災宣導等勤務以外,遇有重大災害時,還可載運消防人員及相關裝備器材馳赴災害現場展開救援工作,是執行防災救災的重要運輸工具;底盤瞄子為專門用於電動車火災的滅火設備,可從車輛前、後、側面將整組冷卻器推入底盤下方,並連接水帶使得高壓水由各噴水孔朝上方底盤噴水,達到對車輛底盤進行快速滅火及降溫的目的,未來將有效提升消防人員救災效能,提供本市市民更安全的保障,造福社會大眾。

許副局長對鄭聰江先生熱心協助消防工作默默奉獻的善行,表達由衷感謝之意,消防局亦將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不斷持續精進與突破,守護每一位臺北市民,努力打造一個安心、放心的生活環境。

Posted on

「好眼力」! 警隨即認出腳踏車慣竊 答非所問竟是通緝犯

日前,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思源街派出所警方執行巡邏勤務時,巡經汀州路三段時發現一名男子騎乘腳踏車行跡可疑,隨即上前盤查,由於男子之髮型、長相及體型與轄內近期發生之腳踏車竊盜案竊嫌極為相似。面對警方提問,男子顯得不屑一顧且答非所問,直到警方要求男子出示相關身分證明文件,才得知李姓男子為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發佈之竊盜通緝犯,立即將他逮捕。

將李姓犯嫌帶返派出所後,警方針對先前受理腳踏車竊盜案之監視器影像,比對相關特徵,確認李姓犯嫌涉及本轄多件腳踏車竊盜案,經查李嫌針對路邊未上鎖之腳踏車擅自據為己有,並前於臺北市大安、中正區一帶使用相同手法竊取腳踏車,警詢後依竊盜罪嫌移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中正第二分局呼籲,腳踏車為民眾日常所需之交通工具,民眾停放腳踏車時,建議停放於有裝設監視器之場所、道路並加裝大鎖,也提醒民眾勿貪圖一時方便,擅自騎乘未上鎖之腳踏車,一旦以身試法,警方必依法嚴辦。

Posted on

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T-DEEP)實兵演練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聯  絡  人:戴元君視導

聯絡電話:02-23064468轉161

策進演練設計,強化應變韌性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於114年5月29日上午10時假萬華區福民平宅小公園(艋舺大道446號旁)舉辦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實兵演練活動,本次演練模擬地震發生,並首次依循臺北市災害演習規劃與評估指引T-DEEP採無腳本模式辦理演練,期能還原災害發生時最真實的情境。新式演習係由現場控制組人員進行情境下達,再由現場指揮站編組人員與里鄰應變小組共同進行災害應變。

      生活中往往難以知道下一秒是否會發生災害,災害發生後民眾、各機關對於災害的第一反應為何?相關單位是否能夠迅速、確實進行應變與協助?藉由本次新式演習採無腳本的模式,訓練各編組與里鄰應變小組遇到問題時從中找到的解決方法並強化應變能力,方能對相關措施進行檢視,並對作業程序等法規範進行檢討。

      本次活動目的為讓本區災害應變中心各編組與里鄰應變小組能夠更加精進作業程序與應變流程,於未知的題目與情境下迅速應對並透過「事件後會議」進行檢討。歡迎各位市民蒞臨體驗災害發生時情境,期能透過策進災害演練之設計,增強災害防救意識,將災損減至最低。

  • 新聞稿-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T-DEEP)實兵演練.pdf
Posted on

燭龍現身臺北天文館!端午連假別錯過神話與科學的奇幻旅程

端午連假(5月30日至6月1日),臺北天文館特別推出結合節慶、天文與神話的「燭龍慶端午」主題活動,邀請大小朋友走進極光世界,展開一場從古代神話飛越到極圈天際的科學探險,不僅激發孩子們對自然現象的好奇,也讓大人重新感受節慶背後的神祕詩意。

活動以上古神獸「燭龍」為主角,結合目前館內熱門的「遇見歐若菈–追極光科學指南」特展,透過科技影像與故事演繹,重現燭龍飛馳天際、化身極光的傳說。根據古代記載,燭龍是掌控晝夜與四季的神獸,天文館將這段神話與現代天文現象結合,創造出「燭龍御太陽風,極地凌空競速」的虛構情境,讓民眾猶如親臨極地,目睹神獸之戰的壯麗場面。

除了視覺震撼的展示外,天文館也規劃了一系列適合親子與一般民眾參與的活動。其中「極光推畫趣」是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DIY體驗,民眾可親手「抹出」極光的光彩與流動感,留下專屬的燭龍競賽畫作為紀念。每日開放兩場,限額500位,現場排隊參加。

對於想深入了解極光成因與觀賞時機的民眾,則可參加每日三場的「極光特展導覽」,由專業導覽員帶領,輕鬆掌握拍攝極光的技巧與科學原理。此外,特展期間也開放多項互動體驗與xLearn手機闖關活動,民眾可透過遊戲方式增進天文知識,在趣味中學習,寓教於樂。還有免費觀賞的立體劇場短片《寵物救援英雄》,每日9時20分放映一場,現場排隊入場。

整體活動內容豐富、層次多元,皆為免費參加,讓民眾在炎炎夏日中,有個涼爽又充滿想像力的過節選擇。更多詳情可至臺北天文館官網活動訊息【燭龍慶端午】查詢。

臺北天文館端午連假「燭龍慶端午」各項免費活動一覽表
活動名稱 活動時間 參加方式 活動地點
立體劇場短片
 「寵物救援英雄」
09:20 200位
 現場排隊入場
立體劇場
「極光推畫趣」 10:00至12:00
 13:30至16:00
每日500位
 現場排隊
宇宙劇場
 入口廣場
極光特展導覽 每日3場次
 10:00、14:00、15:00

每場次30位
 展示場中庭服

務台登記集合

特展室

極光特展闖關活動

(xLearn)

09:30至16:00 手機操作
 需使用網路
特展室

「遇見歐若菈–追極

光科學指南」特展

09:30至16:00 自由參觀

特展室

  • 臺北天文館「燭龍慶端午」活動意象
  • 臺北天文館免費「極光」特展中之互動遊戲
Posted on

第1334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3學年度臺北市國中、國小實驗教育學生占國中、國小學生數比率為24.2‰、26.3‰,近五學年度均大致呈上升趨勢。

        為鼓勵教育創新並滿足學生適性學習需求,以落實教育多元彈性發展,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實驗教育。依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113學年度臺北市國中、國小實驗教育學生計有1,566人、3,239人,分別較112學年度增加177人(12.7%)、128人(4.1%);近五學年度國中、國小實驗教育學生占國中、國小學生數比率均大致呈上升趨勢,113學年度國中占比24.2‰、國小占比26.3‰,分別較109學年度15.7‰、20.5‰,增加8.5個千分點及5.8個千分點。

        為保障學生學習權與家長教育選擇權,臺北市實驗教育提供「學校型態」及「非學校型態」等2種教育方式,以吸引有志於實驗教育的學生和家長參與。若按學生性別觀察,113學年度國中實驗教育男學生以就讀學校型態計459人,較非學校型態之395人為多,女學生則以就讀非學校型態404人,較學校型態308人為多;至同學年度國小實驗教育男、女學生就讀非學校型態分別計1,160人、1,003人,均較就讀學校型態之576人及500人為多。

  • 第1334號市政統計週報.pdf
Posted on

端午連假 臺北市垃圾正常收運

承辦單位:環境清潔管理科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聯 絡 人:鄧淞駿科長

聯絡電話:0935-029-845   

 

今年的端午節是5月31日,適逢週六,有3天連假,臺北市環保局清潔隊於 5月30日(五)、5月31日(六)夜間均正常收運垃圾,6月1日(日)適逢週日,照常停收垃圾。

環保局指出,無法配合垃圾收運時間的民眾,可以利用北市30處垃圾限時收受點丟垃圾。

環保局也提醒民眾,共度端午佳節,記得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並惜食減量,將廚餘瀝乾後再排出,切勿違規棄置垃圾包、亂丟菸蒂,一起維護整潔的市容環境。

Posted on